12月26日晚,在应用设计学院合堂教室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地师生对话,大家围绕创意思维与思维创意的主题畅所欲言,应用设计学院教师朱红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旨在拓展创意空间、提升创意品质的思维碰撞与学术交流。
朱老师从经典作品、生活场景、创意节点等维度,与学生们一起畅谈了身边自然存在、可用于无限创意的素材资源,继而围绕思维拓延的方式、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实践场域与经典作品。在谈到精雕提优学生思维品质时,她着重强调了基础技能的持续强化对于创造生命力延续的重要性,要求学生打开思维培育的第三只眼——外观与内观。外观审定发展指向、要素内涵、结构逻辑,内观寻求思维惯习、资源组合、路径迁移,逐步形成自我创新力的系统架构。要注意保持思维弹性与活力,敢于突破禁锢,在深刻性、生动性、表现性、功能性上,推展多维、多层的创作实践。
在学生创意思维路径方法上,朱老师通过对逆向推度、跨界融合两种范式的分析,引导学生理解把握如何提升思维的批判、重构、创造等品质。特别强调要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产业、专业、技术的融合大势,进一步锤炼优化思维路径:以“味”为美,以“意”为美,以“道”为美,以“文”为美,以“技”为谋,厚实培植思维沃土。
最后,朱老师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《学会融入世界: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》(Learning to become with the world: Education for future survival)中提出的七个教育宣言,强调要适应人类文明发展需求,强化生态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,在人道主义向生态正义的转变过程中,抓住回归自然的未来主题,主动融入绿色发展的沃土,让创意思维赋能社会民生事业。希望同学们博学为上、开拓为用,慎而思之、笃而学之,以创意素养为启迪,以服务于民为己任,着力打造未来设计师的基本素养,成为可期待、可担当、有作为的时代新人。
